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集團公司創新步伐持續加快,4月6日出臺《關于加強創新驅動科技興企人才強企戰略的實施方案》,部署相關工作,強調要加快從資源驅動型企業向創新驅動型企業轉變,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工作,在總體方向上做到“兩重點、兩集中、兩突破”,突出抓好三件事,即“打造一流科技創新生態”、“加快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加強產學研合作促進成果轉化”。
進入2022年以來,集團公司將創新擺在了發展的邏輯起點、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理念,以前瞻30年的眼光,打破常規創新舉措,提出要完善創新體系,健全創新制度,做強創新平臺,壯大創新主體,集聚創新人才,優化創新環境,努力建設成省內領先、國內一流的創新平臺,加快從資源驅動型企業向創新驅動型企業轉變。
根據《關于加強創新驅動科技興企人才強企戰略的實施方案》,2022年,集團公司將初步構建科技創新生態體系框架,集團公司“一院四中心”科技創新高地建設全面啟動。其中,科技成果轉化率2025年將達到80%以上。到2025年,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成果不少于10項?!笆奈濉逼陂g,集團公司還將新建1個碳基新材料產業研究院,新建1~2個中試基地,新建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及1個省級技術創新中心,爭取實現國家級重大創新平臺“0”的突破。同時,將培育1家創新龍頭企業、1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建成1個雙創示范基地;新培養1000名高技能人才和2個“中原大工匠”;培育2名科技領軍人才,培育2個省級創新團隊,培育1名煤炭行業青年科技獎。
在創新平臺建設上,集團公司將堅持需求導向和前瞻布局,以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中試基地、新型研發機構為建設重點,打造從0到1、從1到N的創新鏈條。同時,著力推行一流科研方式,推動產、學、研、用主體貫通,完善科研項目立項和管理方式,改革科技評價機制,優化科技成果評價和轉移轉化機制,堅持質量、績效、貢獻為核心的評價導向,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導向,將評價重點放在標志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和影響上。
在人才隊伍建設上,集團公司提出將人才作為科技創新的第一資源,引育并舉、以用為本,重點吸引集聚一批戰略性科技領軍人才、產業領軍人才,提高研發人員待遇,推進研發機構薪酬制度改革,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健全研發項目績效考核制度,建立項目績效、成果獎勵、轉化獎勵相結合的激勵體系,以一流待遇留住一流創新人才。
在科技投入保障上,建立科技投入持續增長機制,確??萍纪度霃姸?022年不低于2%,2023年不低于2.5%,力爭2025年達到3%。同時,持續提高協同創新水平。2022年,集團公司將繼續按科技開發經費的20%進行歸集,化“零”為“整”,集中力量辦大事。各二級公司歸集管理部分科技經費,及時足額保障“揭榜掛帥”等產學研合作科研項目的經費使用。
為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發科技創新的巨大潛能,營造勇于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氛圍,集團公司還建立了容錯糾錯機制,以“三個區分開來”要求,支持探索創新、干事創業,對因改革創新、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依規依法免除相關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