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不消滅虧損,虧損就消滅企業。實現改革重生,虧損源治理事關改革前景、事關生死存亡,沒有后路可退,也沒有條件可講。
立足企業實際,近年來,集團公司在抓好安全生產,持續提質增效的同時,加大力度開展虧損源治理工作,不等不靠、分類施策、扎實推進,努力止住“出血點”、轉化“拖累點”,企業整體呈現了虧損額、虧損面“雙下降”態勢。
2020年,集團公司實現扭虧23家,減虧增盈額達到7.9億元。進入2021年,集團公司更是加快了虧損源治理步伐。在企業改革重生各項政策的有力加持下,集團公司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不斷壓實各級管理責任和虧損單位治虧的主體責任,通過統籌部署、精準幫扶、綜合施策、嚴格考核,虧損源治理工作全面提擋加速。今年前8個月,集團公司又有13家虧損單位實現扭虧,減虧增盈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21.8億元。
吹響治虧“沖鋒號”
焦煤古漢山礦作為一個老礦井,自然條件復雜,瓦斯大、水大、壓力大、戰線長、人員多等多種不利因素疊加,開采難度大,礦井長期虧損,2019年虧損額達1.24億元。
面對困境,礦井是關閉還是重生?2019年年底,按照集團公司決策部署,古漢山礦成為集團公司首家推行任期制契約化的試點單位。礦井持續強管理、抓落實、促提升,截至目前,成本同比下降210.21元/噸,實現利潤754萬元,同比減虧1.07億元。
古漢山礦的可喜變化,是集團公司虧損源治理工作中的一個縮影。按照虧損源治理總體工作謀劃,今年,集團公司納入虧損源治理的核算單位有57家,涉及12家二級公司。截至今年8月,持續虧損的單位中同比減虧28家,整體同比減虧31.69億元。8月份當月盈利的有22家(較上月增加6家),整體環比減虧0.87億元。
成績的取得,得益于集團公司內部的戰略協同優勢,以及集中各種資源要素的全力支持。這一點,從集團公司下發的各類指導性文件便可窺見一二:
2020年2月7日,集團公司印發《河南能源化工集團關于扎實開展虧損源治理專項行動的通知》,進一步加大虧損源治理工作力度。
同年3月27日,印發《河南能源化工集團虧損源治理專項行動考核辦法》,用機制激發內生動力,引導各單位全力實現減虧、止虧目標。
同年10月19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強化虧損源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從體制機制改革入手,充分授權放權,強力推進虧損源治理工作。
………
文件的密集出臺,為虧損源治理提供了遵循、開具了藥方。這其中,永煤順和煤礦就是受益者。
在集團公司的大力指導下,2020年,順和煤礦通過推進全面預算管理和作業成本法,實行成本管控契約化管理,促使商品煤完全成本同比降低347元/噸,同比減幅位列永煤公司所屬生產礦井第一名、集團公司第四名。同時,該礦還大膽革新,在集團公司內部率先完成了礦廠合并,構建了煤炭產、選、銷一體化協同聯動機制,最大限度地實現了提質增效,減虧增盈近億元。
企業扭虧,內生動力不可或缺。
按照“重在改革體制、加大授權放權、強化監督監管、放活與管好相統一”的改革思路,集團公司在鞏固止虧治虧成效的基礎上,破舊立新,建立了虧損企業領導班子公開選聘機制、虧損單位各級機關部室負責人競聘上崗機制、虧損企業三級公司負責人內部競爭上崗機制,以靈活機動、貼近市場的選人用人機制,搭臺子、設架子,實現了“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導向,攪動了一池秋水、激發了內生動力,為虧損源治理工作扎實推進吹響了沖鋒號。
今年前8個月,永煤嵩山煤礦、義煤郁山煤業等一眾虧損單位,一舉實現了扭虧增盈,結結實實打了一個翻身仗。
打好治虧“組合拳”
治理虧損源能否畢其功于一役,一戰即可?答案是否定的。這是一個系統工程,抽絲剝繭般的復雜程度超乎想象。為此,集團公司以強有力的政策支持、認真審慎的科學態度,堅毅前行、攻堅克難,打出了一套止虧治虧“組合拳”。
一是堅持精準治虧。對虧損企業進行深入研究,分析原因,“一對一”地制訂扭虧方案,以深化改革、持續創新為動力,壓實各級管理責任和虧損單位治虧的主體責任。同時,科學制訂一企一策,并嚴格落實三年扭虧脫困的時間表、路線圖和工具箱,充分運用提質增效、戰略合作、盤活存量、轉型創新、有序出清等手段,實施精準治理。
二是堅持算賬搞生產?;て髽I是虧損源治理的重點。通過對36套化工產品裝置的邊際貢獻和現金流情況進行詳細測算,引導化工企業立足市場,積極研判市場變化,科學調整產品結構和生產負荷,實現減虧、控虧。今年以來,集團公司化工板塊通過搶抓市場價格上揚窗口期,3、4、5月份連續三個月實現盈利,創近年來最好水平。
三是全面做好節支增效。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建立非生產性支出管控通報制度,健全存貨壓降管控體系,深入開展節支降耗、減虧增盈等活動,明確工作目標,細化工作舉措,確保把每一分錢都用到刀刃上。今年前8個月,集團公司非生產性支出同口徑同比下降8905萬元,降幅13.1%。
四是加快推進瘦身健體。全面梳理企業資產,通過協議轉讓、增資擴股、掛牌出讓等方式,加快閑置資產處置。今年前8個月減少法人戶數24戶,處置礦權、土地、股權等項目31個,回籠資金83億元。
五是強化經營指標動態監控。圍繞產品產銷量、價格、成本、效益等指標,集團公司初步建立了煤炭、化工產品主要生產經營指標動態監控體系,每周進行動態更新,進一步增強了各單位算賬搞經營理念,為各單位靈活實施經營策略和集團公司各項經營決策提供了數據支撐。
形成治虧“聚能環”
困難不是問題,問題是怎么面對和克服困難。
治虧是守住底線,持續提升和實現高質量發展是根本。2021年以來,集團公司再次強化虧損源治理工作,提出要通過“眼睛向內挖潛,思路向外對標”,向管理升級要效益,向效率提升要效益,向質量改善要效益。
為此,集團公司圍繞戰略、組織、運營等10個管理板塊39項對標提升內容,制訂了《開展對標國際國內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實施方案》,近學平煤神馬集團,遠學淮南礦業集團,針對每個領域選擇相應對標對象,確定提升目標。
集團公司財務管理部經理趙新偉對記者表示,截至目前,集團公司20家二級單位已印發了對標提升實施方案,啟動率達到95%。
為從根本上改變一些企業虧損的狀態,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按照“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的總遵循,集團公司還與所屬二級單位分別制訂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深入實施重點改革攻堅推進方案和總部機構改革優化提升方案,大力推行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通過優化人力資源結構、清理整頓勞動組織等措施持續提升勞動工效,人均工效較上年提升了1.5%。
“實干出成績,奮斗促發展。集團公司止虧治虧、創效增收的大局正在形成。只要我們一步接著一步推,一茬接著一茬干,一張藍圖干到底,就一定能夠打好打贏這場翻身仗,為企業改革重生助力加油?!奔瘓F公司相關負責人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