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依蘭縣達連河鎮,曾以擁有東北地區最大的露天煤礦而揚名。中煤集團龍化公司總部就在這里。2016年,因露天煤礦資源接近枯竭、化工板塊連年虧損,龍化公司被國務院國資委列為“去產能”“處僵治困”重點單位。
2017年5月,龍化公司化工板塊停產;2018年8月,露天煤礦閉坑。龍化公司大刀闊斧削減機構,分流安置員工。截至2020年10月末,員工總數由2016年的8549人減至4052人,減幅52.6%。
在中煤集團的支持下,龍化公司在依蘭縣投資建設了依蘭三礦。目前,該礦采煤工作面設備安裝工作已接近尾聲,即將正式投產。達產后,該礦可年生產原煤240萬噸,預計新增銷售收入10億元、利潤3.5億元,新增就業200人。
這是中煤集團深化壓減工作的一個縮影。
2016年以來,中煤集團累計壓減法人企業66戶,壓減比率26.6%,超額完成三年壓減任務。
2019年,中煤集團進一步確定了“壓縮存量、嚴控增量、限制總量”的總體要求,法人層級和管理層級控制在5級以內,經營質量持續提升。
“一盤棋”做謀劃,協調深入推進
壓減工作是塊“硬骨頭”。針對資產多、各類許可證手續繁雜、注銷難度大等特點,中煤集團“一盤棋”做謀劃,建立“集團統一推動,上下三級聯動”的工作機制,成立了壓減工作領導小組,在總部設立壓減工作辦公室,細化工作措施,層層傳遞壓力。
“我們緊抓壓減這一‘牛鼻子’,按照分類施策、一企一策、因地制宜等原則,堅決不搞‘一刀切’‘全覆蓋’,靈活變通,統籌化解過剩產能、處僵治困、虧損治理、資源整合、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等工作,共同推進,成效顯著?!敝忻杭瘓F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
在完成去產能工作的同時,中煤集團充分利用政策解決遺留問題,共完成75戶“僵尸特困企業”處置任務;對連年虧損、資不抵債、扭虧無望的企業,果斷撤銷,堵住出血點。
中煤集團一建公司建筑材料廠既是“僵尸企業”,又是法人壓減企業,最初計劃注銷。中煤集團有關部門與企業反復研究后,將處置方式改為管理提升,通過人員分流安置、設備資產盤活、土地出租等措施,保留了土地資源,實現了盈利。
李學軍是當時建筑材料廠選擇轉崗到山不拉煤礦的15名員工之一?!皠傞_始,確實心里發慌,感覺未來很渺茫。后來就想通了,在哪兒都是干工作嘛。我很珍惜新崗位,工作生活都迎來了新變化。家里有了穩定的經濟來源,工作也越干越有勁頭?!庇捎诠ぷ鞅憩F出色,不到一年,李學軍就成為山不拉煤礦化驗班班長。
做好“加減乘除”法,提升抗風險能力
在做好壓減工作的同時,中煤集團堅持有進有退,調整產業布局,不斷提升主業核心競爭力。
優化產業布局做“加法”。中煤集團釋放先進產能,6座大型礦井5400萬噸產能獲核準,4座煤礦獲準核增生產能力;通過市場化方式,新增電廠6座、電力裝機容量700萬千瓦。
低效無效產能做“減法”。近年來,中煤集團關閉11座煤礦、退出煤炭產能約4800萬噸;有序推動大同三礦“去二留一”減量重組方案落地;認真落實國家“上大壓小”政策,關閉6臺火電小機組。
推進改革做“乘法”。按照區域化、專業化思路整合多家企業,中煤集團推進專業化集中管理,通過改革與業務整合,實現管理協同,撤銷部分法人單位,減少管理層級。
瘦身健體做“除法”。中煤集團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妥善分流安置員工6.4萬余人。為做好員工分流安置工作,中煤集團累計配套專項資金16億元,動員內部企業提供2000個工作崗位。
近年來,中煤集團不斷鞏固壓減工作成果,持續調整產業結構,抗風險能力不斷提升。據《中國煤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