銹跡斑斑的本鋼一鐵廠舊址一號高爐,孑然佇立在本溪市溪湖區,爐齡已過百年。它是我國東北地區新式煉鐵的第一座高爐,作為全國首批工業遺產,它見證了新中國鋼鐵工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不到世界鋼鐵年總產量的0.1%成長為鋼鐵大國,直至雄踞世界第一的鋼鐵強國的史詩般進程。
1948年10月本溪解放,本溪煤鐵公司,也就是現在的本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不過,那時的本鋼,高爐里被灌進80噸鐵水凝固成坨,跟廢掉沒有兩樣。本鋼人愣是用鑿巖機和三噸錘生生將80噸凝鐵摳了出來,重新恢復了生產。
新中國的第一枝槍、第一門炮、第一輛汽車,第一臺汽輪發電機、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枚運載火箭,都采用了本鋼優質的“人參鐵”和特殊鋼,本鋼人利用舊的、初級工藝裝備為共和國的建設和發展立下不朽的功勛。
打破常規、創新圖變,是本鋼得以延續和發展壯大的“最強基因”?!鞍宋濉钡健笆濉逼陂g,一大批具有時代特征,代表著行業領先技術水平的裝備,使本鋼完成了脫胎換骨式的變化。
冷軋工序是鋼鐵產業鏈條的終端,也是尖端。
1995年,剛剛竣工投產的本鋼冷軋廠酸洗冷軋聯合機組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列入《中華之最榮譽大典》,因為它是全中國第一條冷軋生產線。它令本鋼實現了從采礦、冶煉到冷軋深加工的歷史性轉變。
12年后,本鋼和世界頂尖鋼鐵企業韓國浦項鋼鐵公司合資建設的二冷軋項目全面竣工,成為了繼寶鋼之后當時全國第二家能批量生產汽車板材的企業。
2015年,百年鋼企有史以來最大一筆建設投資——本鋼三冷軋項目投產。一舉把本鋼帶入國內乃至世界能生產最寬幅、最高強度汽車板材的鋼鐵企業行列,也使本鋼實現了汽車板所有品種和規格的全覆蓋,成功打入大眾、日產、現代、一汽等30多家汽車主機廠。
以全球最高等級強度熱沖壓成型鋼、世界最寬幅超薄汽車用鋼完成了鋼鐵工業的高端發聲。
0.1毫米,僅有一張A4打印紙厚度,讓不銹鋼薄出了新高度。
今天的本鋼,堅持環保和智能制造、堅持新材料研發和高品質發展,已成為年產能2000萬噸、年銷售收入超1000億元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產品遠銷歐洲、美洲、東南亞、西亞、東盟和中非等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功躋身中國鋼鐵強企第一方陣。
回溯70年崢嶸歲月,本鋼不斷從波瀾壯闊的偉大變革中汲取力量和營養,發展壯大,并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續寫新時代鋼鐵強國的無限榮光。
而“創新圖變”則成為這家百年鋼企最強的“動力引擎”,推動這艘“鋼鐵巨輪”不斷前行。 據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