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集體學習強調,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要推動區塊鏈底層技術服務和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相結合,探索在信息基礎設施、智慧交通、能源電力等領域的推廣應用。
“這意味著,區塊鏈應用將迎來空前的大爆發?!苯K愛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區塊鏈應用研究所首席技術官徐朗明說。
業界普遍認為,“區塊鏈+能源”正在成為能源電力領域的一個發展方向。但不少專家表示,區塊鏈+能源的真正落地,還需要一段漫長的過程。
有助行業破除困境
簡單來說,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數據庫,其本身是一串使用密碼學相關聯所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多次交易有效確認的信息。
但問題是,徐朗明表示,區塊鏈技術并不能保證上鏈前數據的真實性問題,因此區塊鏈上的數據的真實性和權威性,依然需要國家權威機構的背書和法律的保障為基礎,沒有法律的保障,區塊鏈再強大也沒有意義。
在徐朗明看來,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4日召開的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的集體學習會議,解決了區塊鏈應用落地的最根本問題:政策基礎和法律基礎。
近年來,區塊鏈技術迅速進入各行各業,能源電力行業也不例外。但對于區塊鏈未來在高度壟斷的能源電力行業中將起到怎樣的效果,業界議論紛紛。
埃森哲北京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東等行業人士認為,能源電力企業目前的現狀是:傳統的業務模式和盈利模式都不再適應數字化、低碳化的需求;以用戶為主導的能源變革如火如荼,企業既有系統無法管理越來越復雜的交易請求,也難以滿足監管方和能源用戶對能源供應安全和分布式能源接入的旺盛需求:傳統的集中式監管和第三方的介入阻礙了能源用戶對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追求。
他們認為,區塊鏈的出現,將有效破解上述困境。原因是區塊鏈具有多方共享、數據統一維護、可審計可追蹤特性,可幫助能源電力企業在安全基礎上創新性地推動能源價值鏈重塑。
比如,基于數字貨幣、智能合約、價值轉移等基本應用場景,區塊鏈可用于能源電力企業的清結算系統、供應鏈、知識產權保護、商品防偽等領域,對能源電力企業的公司治理、業務創新等方面帶來重大作用。
能源電力企業還可以利用區塊鏈解決共享經濟中存在的授信機制問題,讓授信機制安全高效,比如能源企業可以租賃分布式發電設備、家庭儲能設備、電動汽車甚至是企業的備品備件。
道路還很漫長
能源電力央企亦在區塊鏈領域多有涉足。比如,以電網為例,國家電網最近公布,全資子公司國網區塊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已正式成立。
在揭牌儀式上,國網區塊鏈科技公司發布了電子合同、電力結算、供應鏈金融、電費金融、大數據征信等五大區塊鏈金融核心產品和智能風控、智能投顧等“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產品應用。
國家電網稱,區塊鏈技術形態與該公司的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高度契合,能夠推動上下游產業互信,實現數據高效共享,提升風險防范能力。
再以油氣行業為例,從產業鏈上游勘探開發到物流運輸,再到最終分銷售賣,均有多方參與以及大量的數據交互,多元化的區塊鏈應用場景將因此開啟。
在中國石油管道科技研究中心工程師林嵩看來,當前的油氣行業正逐漸數字化、智能化,從油氣勘探開采、管道運輸監測,到用戶消費需求管理,區塊鏈的加密算法能夠讓物流運輸各個環節更加安全,從而大幅降低國際貿易中詐騙活動的可能性。
2017年12月,有中國“第四桶油”之稱的中國中化集團針對從中東到中國的原油進口業務,完成了國內首單區塊鏈原油進口交易試點。交易結束后,該公司對外宣稱,相比傳統能源化工跨境貿易復雜冗長的交易方式,應用區塊鏈能整體提高50%以上的時間效率,減少30%以上的融資成本。
中化集團還稱,區塊鏈技術具備透明高效、安全穩定等特點,未來中國石油化工領域實現區塊鏈技術貿易應用的標準化和平臺化,以提高石化行業交易業務的透明度和風險管理水平。
不過,區塊鏈在能源電力領域的應用仍處于試驗和探索階段。
對此,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副所長李俊峰表示,總體上來看,許多人還沒有把區塊鏈技術的本質搞清楚。在把區塊鏈建成一個平臺的前提下,就要做好如何給產品給用戶提供服務,如何給產品增值,如何給客戶創造效益,最后通過增值部分發現盈利模式,這時候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據第一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