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人民網發表文章《河南能源新疆公司龜茲礦業:女兒河畔添綠洲》,對新疆公司龜茲礦業綠色發展進行報道。
8月10日,河南能源采訪團一行翻越獨庫公路,穿過茫茫沙漠戈壁灘,沿著庫車河行駛,一眼望去,兩岸是寸草不生的赤紅色山嶺,有的如一層層刀片,當地人稱作“刀片山”。
經過十幾個小時的路程,采訪團一行來到古籍記載中的龜茲國舊址,《西游記》傳說中的女兒河與庫車河在這里交匯。據新疆公司工作人員王飛介紹,這里有個艾克泥肯溝,周邊矗立著十四家煤炭企業,被稱為“一溝十四礦”,龜茲礦業便是其中之一。
“看,有座礦井建在綠洲當中,好美!”順著采訪團成員手指的方向,進入大家眼簾的便是一片片綠,映入耳畔的女兒河清脆的水流聲,撲面而來的是淡淡的花香,強烈的景色反差,深深地震撼了大家的心靈。在茫茫戈壁中,這里儼然是一個分外精彩的世外桃源。
1
從戈壁灘到新綠洲 引領綠色發展
在當地有句俗話,“一溝十四礦”,漫天灰塵揚,唯有龜茲礦業不一樣。據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梁宏志介紹,“說不一樣,十年前大家都一樣,生態欠賬多,戈壁、石子、煤灰便是礦區景色?!?/FONT>
龜茲礦業全貌
變化源于龜茲礦業在開發伊始,堅決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礦山建設的全過程,堅定走一條綠色、和諧發展之路。
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一邊生產,一邊植綠,兩者同步推進、齊頭并進已是該公司十多年來的工作常態。
為美化礦區環境,近年來,該公司完成綠化礦區工業廣場面積0.2萬平方米,地面硬化0.4萬平方米,完成生態區池塘改造3.3萬平方米,并在庫車河沿岸加固、種植各類植物,形成了占地近44.3畝的文化長廊區、景觀綠化帶和休閑垂釣區。
先后投入4000萬元對礦區進行改造、綠化,形成以公園為中心,以辦公、生活區綠化為基礎,以道路綠化為網絡的點、線、面相結合的綠地系統,礦區綠化率達50%以上,人均綠地面積約65平方米。
龜茲礦業的自建人工湖
傍晚,步入龜茲礦業“后花園”,沿著曲徑通幽的小路,你可以看到清澈的女兒河在歡快地流淌,員工們在自建的池塘邊悠閑地垂釣,青青的楊柳婀娜多姿,垂拂在水邊,被夕陽倒映在水里,就在這如畫的美景中,忽然出來暑假里的孩童們在搖擺橋上嬉戲聲,讓采訪團成員分不清是在景中或在畫中。
對于其中變化,該公司維吾爾族職工多力昆•艾依提高興地說:“我們礦區就是用汗水把荒漠澆筑成的花園,一定會越來越美?!?BR>對此,該公司總經理、礦長陳體康頗有感觸:我們是一手拿鎬采煤,一手用锨植綠,全體干部員工用雙手把戈壁建成了綠洲,在荒漠地帶建起了這座高效的礦井。
2
從“選擇題”到“必答題” 打造綠色動能
“有人問我,投資3億元用于環??萍?、設備投入,到底值不值?我說,值!”
8月11日上午,在該公司會議室接受采訪時,梁宏志的話讓采訪團成員一愣。
龜茲礦業鳥瞰圖
“綠色是我們企業在疆發展的一大品牌,我們決不能讓品牌受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是我們的‘必答題’而非‘選擇題’,更何況投入又有大產出?!绷汉曛窘忉尩?。
投入的采煤機和綜掘機都采用內、外高壓水噴霧,具有霧粒細、射程遠、渦旋強度大等優點,降塵效果大幅提升,讓職工在井下干干凈凈作業;
龜茲礦業建成的封閉式煤倉
建成的東、西井封閉式煤倉、防風抑塵網,架設的噴淋管路,徹底解決了煤場揚塵污染問題,減少周邊粉塵含量,讓礦區的空氣更清新;
采用的AO生物處理工藝去除礦井污水中的有機物及氨氮,出水水質可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的一級標準,用于道路灑水、綠化用水。建成的礦井水處理站,礦井水處理后,煤泥摻入原煤末煤中銷售,生活污水污泥用作肥料用于綠化土壤改良。
棄炮采為綜合機械化采煤工藝,礦井機械化程度提高至100%,建立信息化(自動化)管控平臺,使工作面回采率提高至95%,生產效率大幅提升;
……
巨大的投入也帶來了豐厚的經濟、社會效益:2016年在新疆地區煤礦陷入大面積虧損的情況下,龜茲礦業當年實現利潤1.88億元,2019的上半年實現的利潤則為2016年近三倍,數據一路飄紅;7月,該公司又高分通過國家級綠色礦山評估驗收,成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一家通過國家級綠色礦山驗收的煤炭企業。
“‘紅’與‘綠’的交相輝映,有力地證明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動能培育成效顯著?!标愺w康信心滿滿。
3
從各美其美到美美與共 構建綠色共同
龜茲礦業處于毗鄰被譽為“最美公路”的獨庫公路,沿著獨庫公路,人們將經歷一個“從火焰到海水”的心理歷程。
傳說中的女兒河,令人心馳神往,旅游旺季,游人如織。
女兒河、獨庫公路、龜茲礦業堅守在深山,如何協同生態保護、綠色發展,能不能做到美美與共?
該公司經營負責人呂學堂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
近年來,龜茲礦業在獨庫公路沿線15平方公里種植了綠化帶,同時在女兒河畔周邊荒山栽種3萬多平方的綠植,放眼望去,讓人賞心悅目。
為確保庫車河水源地不受污染,該公司投入近兩千萬元建設了防滲墻,杜絕礦井水滲漏到女兒河,并建立了“庫車河”服務機制,每年投入近百萬元定期對該河流周邊垃圾進行清理,對河道進行疏通,最大努力的保證該河流水源地的原始環境。
隨著周邊生態環境的逐步改善。如今,野生駱駝、野生山羊頻頻出現。
自籌資金建造垃圾池和廁所,極大改善了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贏得了當地政府的稱贊。
打造綠色發展命運共同體,同時也將帶來更多的共享成果。
據呂學堂介紹:“龜茲礦業東井剩余儲量為56萬噸,明年關閉之后,獨庫公路與女兒河這兩大景點就為我們把東井打造成一個工業旅游景點提供了先天優勢?!?。
該公司準備利用東井現有設施,適當改造,融入把河南能源發展史,建成集煤礦科普教育、體驗礦工生活、酒店住宿、漂流、垂釣為一體的旅游景點。
據當地政府統計,每年有200多萬游客到獨庫公路段游玩,建成的工業旅游景點,多個景點的完美融合將吸引大量游客,并將成為龜茲礦業的又一新的利潤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