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6月,有著百年開采歷史的棗莊煤礦關井破產,中心街昔日的光環隨著煤炭資源的枯竭逐步消退。
命運和煤炭資源息息相關的,除了這條百年老街,還有源于中興公司的山東能源棗礦集團(以下簡稱棗礦集團)。
面對資源日趨減少的現實,如何推動傳統能源企業轉型升級,讓礦區近40萬員工、家屬吃飽飯,讓百年煤企走下去?在發展大考前,棗礦集團登高望遠,以思想引領行動,走出了一條適應市場經濟的改革發展之路。
降本增效,提高企業存續能力
棗礦集團的前身——中興公司與撫順礦務局、開灤礦務局并稱中國近代三大煤礦,迄今已有140多年的發展歷史。新中國成立后,棗礦集團的管理體制幾經變化,1956年成立棗莊礦務局,1998年改制為棗莊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年整合為山東能源集團權屬企業。
在我國煤炭工業發展的時間軸上,煤炭企業2012年至2015年的發展情況可以用“慘淡經營”來概括。這一時期煤炭企業效益大幅下滑,不少煤炭企業陷入經營困境。
與大多數煤炭企業不同的是,棗礦集團交出的成績單依舊很“漂亮”。原因無他,只因棗礦集團先人一步,邁出了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步伐。
早在“黃金十年”,棗礦集團就開始謀劃轉型。面對煤炭市場產能過剩、煤企之間價格戰愈演愈烈的態勢,棗礦集團將降本增效作為求生存、謀發展的重要抓手,通過實施以“零廢品、零廢棄、零浪費、零閑人、零閑機、零閑物”為主要內容的“六零”管理,構建全員、全時段、全過程的降本增效機制。
柴里煤礦是棗礦集團的主力礦井之一,也是“六零”管理落實得最好的煤礦。在柴里煤礦礦長李文看來,柴里煤礦沒有真正的“廢品”,只有“放錯位置”和“用錯地方”的物品。
在柴里煤礦機電修理廠,一個五層的淘寶箱讓人印象深刻。這個淘寶箱的每一層又劃分了四個小格,分別存放著不同尺寸的舊螺栓、舊螺帽?!斑@些零件都是員工自覺放進去的,有需要員工就來這里淘寶?!崩钗慕榻B。
除了利廢,柴里煤礦在修舊和自主創新方面也不含糊。他們始終堅持廢舊物資全回收、廢舊材料全復用、廢舊設備全拆解,同時開展小改小革創新,最大限度降低員工勞動強度。
“過去,切割一根錨索至少需要4人依靠體力完成,耗時6分鐘,我們創新研發的全自動錨索切割機僅需50秒就可以切割一根錨索,不僅降低了員工勞動強度,還提高了工作效率?!痹摰V機電修理廠廠長徐化偉說。
作為棗礦集團抗寒度危的重要管理手段,“六零”管理一經實施就成效顯著。2016年,柴里煤礦完成修舊利廢價值2648萬元,調劑利用、置換再生價值400萬元,實現降本創效8893萬元。
適應市場,從賣煤炭到經營煤炭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我國煤炭市場出現了供大于求的局面,煤炭價格大幅下滑,很多煤炭企業陷入了庫存積壓、產品滯銷、效益下滑的困境,棗礦集團也不例外。在深入分析煤炭滯銷、產能過剩、供需矛盾等問題后,棗礦集團找到了癥結所在:產銷“兩張皮”。
“過去,生產人員不懂銷售,銷售人員不懂生產,造成了采場和市場的脫節?!睏椀V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尊獻一語中的。
棗礦集團并沒有坐等客戶上門,而是提出了煤炭產銷深度協同戰略,以市場為中心、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用市場倒逼采場,實現采場與市場、井口與爐口、產品供給與客戶需求的精準對接與高度匹配。
棗礦集團所屬的高煤公司產銷協同工作室推出了煤炭產品“私人定制”服務。
怎樣才算是“私人定制”呢?產銷協同工作室主任孫偉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話解釋道:“簡單來說,就是客戶要什么煤種,我們就生產什么煤種,并給出最優的運輸方案?!?/FONT>
這個工作室通過實施設計、生產、配比、技術、洗選、銷售六項協同管理,能夠實現煤炭產品質量、客戶結構、工藝工序的全面優化,最終使生產的煤炭產品符合客戶要求,實現煤炭生產企業與客戶的雙贏。
產銷協同到底有何成效?翔實的數據最令人信服。今年前4個月,通過實施產銷協同管理,高煤公司直接創效3152萬元,而這只是棗礦集團產銷深度協同戰略成效的一小部分。
煤炭產銷深度協同戰略讓棗礦集團實現了從生產型企業向生產經營服務型企業的轉型。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搶灘市場,2015年,棗礦集團成立煤炭產品研發中心,目前已研發精煤品種22個,年結構性盈利超過2億元。
為了支撐煤炭產銷深度協同戰略的深入實施,實現精煤增效,棗礦集團將改革的目光瞄準了智能化選煤。棗礦集團投資4.5億元對下屬所有選煤廠實施技改工程,將原煤年入洗能力提至2000萬噸、精煤年產能提至1100萬噸以上,實現了原煤全部入洗。
高煤公司選煤廠是棗礦集團智能化選煤的試點單位,干凈整潔的選煤廠讓人印象深刻。
“有一次,上級領導來選煤廠檢查,因為太干凈了,領導還誤以為我們是刻意清掃廠區迎檢?!备呙汗拘麄骺瓶崎L馬坤笑著說。
智能化采煤,邁向高質量發展
140多年來,煤炭生產一直是棗礦集團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命脈。然而,隨著礦老井深、環節增多、災害疊加,單純依靠管理手段已經無法有效保證安全生產,轉變觀念、更新裝備,從本質上提升安全保障能力迫在眉睫。
為此,棗礦集團大力實施“一提雙優”,把采煤裝備升級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抓手,堅持提升裝備水平、優化生產系統和勞動組織,推進智慧礦井建設。
實現智能化采煤,除了思想破冰,更需要壯士斷腕的勇氣。即使在煤炭市場處于低谷期時,棗礦集團仍然堅持每年投入10多億元,用于設備升級換代,補齊裝備短板。
2016年9月,棗礦集團濱湖煤礦在16層煤成功應用全國首套薄煤層智能化采煤機組,實現了薄煤層“有人安全巡視、無人跟機作業”的智能化開采。今年5月,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在此召開現場會,將棗礦集團薄煤層智能開采經驗推向全國。目前,棗礦集團本部11個煤礦中,已建成自動化工作面9個、智能化工作面12個,實現了所有工作面全覆蓋。
智能化采煤帶來的紅利不僅體現在安全和效率上,還讓采煤工人“兩頭不見太陽”的生產模式從此成為歷史。
2017年2月1日,棗礦集團付煤公司在全國率先取消夜班采煤。這在付煤公司總工程師張道??磥?,是水到渠成的事兒。
“沒有推進智能化采煤時,一個采煤區隊150多人,現在只需要33人就能完成生產任務,人員少了、工效高了,也不需要上夜班了?!睆埖栏Uf。
在采煤不降產量、掘進不減進尺的前提下,目前棗礦集團本部11個煤礦已全面取消井下夜班作業,8個煤礦同步實現采掘周末集中休息,煤礦員工真正實現“體面勞動、尊嚴生活”。
煤炭是棗礦集團的主業,可是“一煤獨大”的產業布局難以為繼。棗礦集團意識到,必須發展非煤產業,走“以煤為基、適度多元、穩內拓外、轉型發展”的道路。
與其他礦區非煤產業一樣,蔣莊煤礦發展非煤產業的初衷是為了解決員工家屬就業安置問題,但被服廠、風筒廠等作坊式的“繁榮”,始終難掩效益上的尷尬。
為此,蔣莊煤礦重新調整非煤產業發展思路,將發力點瞄準高端制造產業。短短2年時間,以機械加工制造為主的蔣莊煤礦下屬企業棗莊市弘大實業總公司就實現了利潤翻番,產值提升了50%,成為蔣莊煤礦非煤骨干企業。
從傳統能源型企業到集煤炭、煤焦化工、熱電聯產、高端橡膠、現代物流貿易五大主導產業和現代金融、醫療健康、綠色建材三大新興產業于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2018年棗礦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151.29億元,利潤總額42.01億元。棗礦集團對未來還有更高遠的目標與規劃。
“未來,我們將突出‘打造總部經濟隆起帶、建設外部生產新基地’的新定位,積極將棗礦集團打造成為國內一流的清潔能源生產商、技術方案解決商、優質產品供應商、能源金融服務商,為百年煤企基業長青夯實根基?!睏钭皤I說。 據《中國煤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