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上半年鋼鐵煤炭領域去產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進展情況。
一是堅持上大壓小、增優減劣。煤炭領域,一方面指導各地按照先立后破原則,結合煤炭供需形勢和資源運力情況,研究制定30萬噸/年以下(不含30萬噸/年)煤礦分類處置方案,堅決退出達不到安全環保質量要求的煤礦,持續破除無效供給。另一方面,進一步優化存量資源配置,推動在建煤礦加快建設、建成煤礦加快投產,有序釋放優質先進產能,不斷擴大優質增量供給。
二是鞏固去產能成果。比如,在鋼鐵領域,《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防范“地條鋼”死灰復燃專項抽查情況的通報》印發,對地方切實防范違法違規新增產能、“地條鋼”死灰復燃等提出明確要求。此外,有關部門將于三季度開展鋼鐵、煤炭領域淘汰落后和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督導檢查,堅決防止已退出產能死灰復燃。
三是增強去產能工作的系統性和協同性。有關部門印發《關于切實做好化解過剩產能中職工安置工作的通知》,對全年職工安置提出明確要求。鼓勵煤炭和發電企業以投資建設煤電一體化項目以及相互參股、換股等多種方式發展煤電聯營,目前已公布第一批煤電聯營重點推進項目名單。
四是統籌做好去產能與保供應、穩預期工作。隨著去產能的深入推進以及南方小煤礦加快退出,煤炭生產進一步向山西、陜西、內蒙古地區集中。針對煤炭供需出現的新形勢新情況,指導重點產煤地區和煤炭生產企業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學均衡組織生產,努力增加產量。積極推進電煤中長期合同簽約履約,推動供需雙方再新簽一批合同。 據中國煤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