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制定目前已經提上日程。中國工程院院士、“十四五”能源規劃專家委員會成員謝克昌認為,“十四五”期間,我國對煤炭的注意力不應分散,應該把推動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作為能源轉型發展的立足點和首要任務;同時,他還對如何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及“十四五”能源規劃的制定發表了看法。
“十四五”期間,能源消費結構應實現什么目標?
謝克昌:“十四五”期間,世界和中國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結構中的占比都將在80%左右,煤炭在中國一次能源結構中占比估計在55%左右,因此對煤的注意力不要分散。但非化石能源應成為這一時期能源需求增量的主體,以保證實現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結構中占比達到20%的承諾。
能源結構調整的重點有哪些?
謝克昌:應將“推進煤炭清潔化利用,加快解決風、光、水電消納問題”落實到規劃中,把推動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作為能源轉型發展的立足點和首要任務。加快提升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比重,安全高效發展核電。
為建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十四五”應如何部署?
謝克昌:能源革命不可能一蹴而就,建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是最終目標,“十四五”能源規劃應緊緊圍繞這一終極目標予以關注和部署。
清潔重點在推進化石能源,特別是煤炭的科學開發和清潔利用,提高煤炭使用的集中度。實現了清潔高效利用的煤炭也是清潔能源。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包括國家能源局在內的六部委已將煤炭清潔利用、煤炭清潔生產列入《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規劃中也應具體體現。
低碳是在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的同時,將節能減排和提高能效作為當前中國低碳化過程中的重中之重。
安全包括能源的供應、生態環境、科技和經濟安全,在當前油氣對外依存度不斷攀升、地緣政治風云變幻的形勢下,更要用戰略眼光看待煤基燃料,如煤制油、氣、醇、醚等,以及煤基化學品,如烯烴、芳烴等對石油、天然氣的部分替代,并在規劃中給予部署和支持。
高效是指能源生產、轉化、利用的效率都要高,如果中國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到世界平均水平,就可以減少消耗13.3億噸標煤,從而可以減少34.6億噸二氧化碳排放,約占2018年碳排放總量的1/3。
構建以上能源體系的關鍵是什么?規劃中應如何體現?
謝克昌:能源技術革命,它不僅是構建能源體系的支撐,也是推進能源革命的動力。能源技術革命的實質是能源轉換的革命,其目標是對能源的有效駕馭和高效轉換。共性關鍵技術可以促進能源行業的轉型升級;前沿引領技術可以提升示范工程的質量水平;現代工程技術可以實現示范工程的大型化、商業化;而顛覆性技術則是能源低碳轉型的關鍵。這些都應在“十四五”能源規劃中有所體現。
“十四五”期間,推動能源革命還應關注哪些內容?
謝克昌:要大力關注農村能源革命和西部能源大通道建設。這需要控制散煤利用,推進農村煤炭消費方式變革;創新發展模式,推進農村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構建能源網絡,推進農村清潔電力和燃氣發展;強化節能環保,推進農村綜合服務體系建設。
同時要關注“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問題,要建立健全區域對話協商機制、做好風險評估與風險防控、注重風險對沖,形成風險管理與應對機制;鼓勵利益方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完善境外突發事件應對體系;注重技術標準銜接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