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指引下,中央和各地奮力推進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改革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
當前,國企改革已經走到一個至關重要的關口,必須在積極穩妥原則的基礎上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這要求國有企業從戰略高度認識新時代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中心地位,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要求,扎實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大膽務實向前走。
第一,突出抓好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建設。
我們要建立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進一步加強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需要發揮好黨委(黨組)的領導核心作用,落實和維護董事會依法行使重大決策、選人用人、薪酬分配的權力,保障經理層經營自主權。
在這個過程中,關鍵是處理好黨的領導在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根本優勢所在。在組織架構上要堅持和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領導體制,在決策程序上將黨組織研究討論作為董事會經理層決策重大問題的前置程序。此外,還要落實好“四同步四對接”的要求,做到黨的建設與國有企業改革同步謀劃,黨的組織與工作機構同步設置,黨組織負責人與黨務工作人員同步配備,黨建工作同步開展;實現體制對接、機制對接、制度對接和工作對接,確保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在國有企業改革中得到體現和加強。
第二,堅定不移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為促進國有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行效率,實現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必然選擇?;旌纤兄平洕环矫嬖试S民營資本加入國有企業的經營,另一方面也允許國有資本進入民營企業的經營,這種混合是雙向混合。
需要特別明確的是,發展混合所有制的關鍵在于科學把握治理機制的市場化、規范化原則。在混改試點企業中可以看到,股權多元化與治理機制市場化能夠釋放國有企業的經營活力。比如,中國聯通引入民營企業資本作為其戰略投資者,在深化改革中逐漸顯示出成效。
第三,強化市場化經營機制。
改革市場化經營機制需要著重解決好人事、勞動和薪酬三項制度。其中的重點之一是加快工資總額管理制度改革,統籌用好員工持股、上市公司持股計劃、科技型企業股權分紅等中長期激勵措施,充分調動企業內部各層級干部員工積極性。
推行混合所有制企業職業經理人制度是另一項重要內容。要推行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按照“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差異化薪酬、市場化退出”原則,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建立市場導向的選人用人和激勵約束機制,通過市場化方式選聘職業經理人依法負責企業經營管理。嚴格職業經理人任期管理和績效考核,加快研究建立退出機制。
第四,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在改革中要堅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的基本要求,多措并舉降杠桿減負債,堅決化解各類金融風險。同時,要進一步加強對微觀主體的服務工作,提高專業化能力和水平,提升監管的針對性、有效性、系統性。 據《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