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與創新之間的距離有多遠?“就像隔著玻璃門看著雙方,只要你勇于拿起創新的榔頭,就會砸開困難之門?!?月6日,在河南代表團駐地,全國人大代表、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永煤公司車集煤礦機電一隊主副井電工班班長游弋說。
游弋2018年2月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在此之前,他獲得過“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也曾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華技能大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今年全國“兩會”,游弋想圍繞培育工匠人才提出建議。他說,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從失業保險基金結余中拿出1000億元,用于1500萬人次以上的職工技能提升和轉崗轉業培訓”,對于我們機電工人來說,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大禮包”。
作為一名擁有17項國家專利、70余項科技創新成果,部分成果填補國內和行業技術空白的“發明家”,游弋說:“只要留心,處處都可創新,人人都是發明家。創新的源頭就在基層,就在生產一線?!?/FONT>
游弋打開筆記本電腦,指著屏幕上的圖片對記者說:“這個大塊頭可有大智慧,名字叫大型交流同步電動機勵磁繞組拆裝工具。拆裝一個550公斤重的磁力繞組,過去要20多人同時作業,需要6個小時,還要啟動吊車?,F在有了這個工具,人工減少了1/5,時間減少了1/3,更重要的是還消除了拆裝安全隱患?!?/FONT>
“細發人”“有點軸”……游弋自嘲說,他身上有許多被家人和工友貼的“標簽”,別人看似平常的事情,他往往會在腦海里打上一連串的問號。
工友在切割密封圈時,經常被電工刀割破手,“能否設計出切割成型更安全、更方便的專用工具?”游弋琢磨著,研制出“電纜密封圈擴孔器”和與之相配合的“快速定位剝線鉗”。工友在打錨桿的時候,間排距掌握不好,影響施工質量?!霸趺茨苌儋M勁,還能把錨桿打得整整齊齊?”游弋尋思著,發明了“打錨桿輔助架”?!懊慨斂吹阶约旱囊豁楉椥“l明能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我就覺得越干越起勁?!庇芜f。
在永煤公司,有一間以游弋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在游弋的帶領下,魏垂勝、陳國棟等一批“大工匠”成長起來?!叭缃?,我的樂趣不僅是創新,還有帶徒弟。相信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會催生越來越多平凡崗位上的‘大工匠’?!庇芜判臐M滿地說。
據《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