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國內各發電企業實施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工程。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我國煤電機組累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7億千瓦以上,占全部煤電機組75%以上,提前兩年超額完成5.8億千瓦總量改造目標。這標志著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潔煤電供應體系——
煤電減排空間巨大
據了解,煤電在我國電力供應結構中占比超過一半。全面實施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有利于提升清潔、高效、高質量發展水平。
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統計,2012年至2017年5年間,在全國煤電裝機增幅達30%的情況下,電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排放量下降幅度達86%、89%、85%。煤電機組供電標煤耗從325克/千瓦時下降至312克/千瓦時。
“我國煤電裝機容量全球最大,現在超低排放改造的基礎容量已經超過7億千瓦,這在全世界都絕無僅有?!眹姯h境保護研究院院長朱法華說,“原來我國的煙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比發達國家要寬松,現在我國燃煤電廠煙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水平已經與燃氣電廠接近,比發達國家的排放要求嚴格50%以上?!?/FONT>
成本低于燃氣發電
河南是推動超低排放改造較快的中部省份,2017年底已全部完成具備條件機組的超低排放改造,比國家要求提前了1年。
河南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主任鎬俊杰介紹,河南省新建的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機組“環保監控系統”起到了關鍵作用。該系統實時監測各發電機組污染物排放數據,實時播報污染物超標的電廠和機組,為減排調度提供了技術依據。
雖然超低排放改造將加大煤電企業的經營成本,但改造后的發電成本仍然顯著低于燃氣發電。
推廣應用先進技術
我國煤電超低排放改造已經取得巨大突破。事實上,從當前全國各類污染源排放總量來看,煤電已不是造成環境污染的最主要因素。未來煤炭清潔發展的主戰場還應放在其他用煤領域。
目前,大量煤炭用于農業生產用煤、商業及公共機構用煤和工業小窯爐的散煤消費,另有大量煤炭用于工業鍋爐和原料用煤。目前,我國電煤占煤炭消費總量的比重僅為53.9%。相比世界平均水平(62.7%)和發達國家水平(美國91%、歐盟76.2%),中國的電煤比重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煤電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的經驗和成效已經開始推動鋼鐵等其他行業減排升級?!眹夷茉淳蛛娏λ居嘘P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提高煤電先進超低排放、節能技術和裝備的研發應用力度。推動煤電超低排放和節能先進技術推廣應用到其他燃煤行業。
據《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