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消費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煤電油氣運等要素市場需求平穩增長,客觀上印證了宏觀經濟平穩運行的總體態勢。同時,這些要素需求的結構性變化與經濟結構優化趨勢也基本一致。從未來走勢看,這些要素的市場需求將保持平穩增長,既說明各方對中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信心足,也彰顯了中國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依然強勁。
1 “穩”仍是最鮮明特征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煤炭消費量約28.75億噸,同比增長3%。受煤炭需求增加帶動,鐵路貨運量同比增長7.9%,占全社會比重8.1%,同比有所提高,其中鐵路煤炭運量增長10%左右,對貨運增量的貢獻率超過70%。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認為,在國民經濟運行平穩增長的帶動下,全社會用電量保持較快增長,加之上半年水電出力不足,全社會電煤消耗明顯增加。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的數據與中煤協的觀點相互印證。今年前三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8.9%,比去年同期增加2.0個百分點,創下6年來新高。中電聯專家表示,由于宏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工業生產總體平穩,企業效益改善,這為用電量增長提供了最主要支撐。
油氣消費也呈現平穩增長態勢。今年前三季度,石油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3.4%左右,增速與去年同期持平;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16.7%左右,增速與去年同期相比微降0.8個百分點,但城市燃氣、工業燃料和發電用氣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總的來看,煤電油氣運等要素市場需求保持平穩增長態勢,說明盡管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但“穩”仍然是我國經濟運行最鮮明的特征,經濟運行依然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
2 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結構持續調整優化,發展質量效益不斷改善。從產業結構看,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7%、35.5%和60.8%,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比第二產業高25.3個百分點。在第二產業中,高技術產業和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較快。
電力消費結構的變化是反映產業結構調整的一面鏡子。前三季度,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7.3%,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1.3個百分點,表明我國工業生產總體平穩。從第二產業的用電結構看,新動能增長較快,結構進一步優化。其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四大高載能行業用電增速低于制造業平均水平;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用電量快速增長,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金屬制品業、汽車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4個行業用電量增速超過10%,醫藥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用電量增速超過8%。
3 要素需求將保持增長
“從世界范圍看,第四季度需求放緩或將成為普遍問題,全球資本流動性收縮、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貿易摩擦升級或導致全球投資和貿易下滑,全球經濟增速有可能進一步放緩?!睒I內人士表示。
從國內看,盡管我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但是,外部挑戰變數明顯增多,國內結構調整陣痛繼續顯現,經濟運行下行壓力加大,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較多,長期積累的風險隱患有所暴露。
結合我國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不少機構也對煤電油氣運等要素未來的供需狀況作出了預測。中煤協預測,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及2019年煤炭消費將保持平穩,全國煤炭市場供應總體平衡并向寬松方向轉變。不過,考慮到天氣和水電出力的不確定性,不排除在突發性天氣影響下,部分地區受資源、運輸約束可能出現時段性偏緊問題,煤炭的調峰作用越來越大。
中電聯預測,綜合考慮國家政策、宏觀經濟運行態勢、氣溫、電能替代、國際貿易環境、藍天保衛戰和環保安全檢查等因素,預計第四季度全社會用電量總體延續第三季度平穩較快增長水平,預計2018年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略高于8%。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隨著我國經濟越來越深度融入全球,外部環境變數增加會給我國經濟穩定運行增加不確定性,使經濟運行下行壓力加大。不過,我國國內經濟發展也有很多確定性因素,經濟運行有很強的韌性和優勢,能夠很好地對沖外部壓力。只要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有條件、有能力實現全年增長目標,也有條件保持明年經濟平穩運行。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