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際能源署(IEA)發布了《煤炭市場報告2017》(下稱《報告》),《報告》充分關注中國煤市在國際煤市中的重要地位,認為“打好藍天保衛戰”等提高空氣質量政策對中國煤炭消費影響較大,煤炭消費量將保持下降趨勢,但到2022年,仍將占我國能源消費需求的55%以上。同時,一個有競爭力、有經濟效益且安全的煤炭開采行業對中國經濟至關重要。
《報告》認為,我國偏緊的煤炭市場以及一些供應短缺事件推高了2017年的煤炭價格。2017年一季度,電煤價格從2016年年底的高點降至70美元/噸,此后,我國電煤需求激增帶來煤炭需求增加,以及一些主要煤炭出口國的供應問題,共同推動電煤價格持續走高。
中國煤炭價格如何影響世界煤炭價格走勢?《報告》認為,鑒于中國在全球煤炭貿易中的巨大規模和主導地位,無論是政策還是經濟環境的變化,都會加劇全球煤炭市場的波動。當與供應中斷相結合時,這種波動性被放大。所以,世界煤炭價格將繼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而中國煤炭產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煤炭價格演變的關鍵。
對于后期中國煤炭需求,《報告》認為,雖然中國燃煤發電仍在增長,但煤炭需求卻在2014~2016年持續下降。造成這一鮮明反差的主要原因是小型工業和民用燃煤鍋爐的燃煤替代,同時電力、鋼鐵和水泥行業的能效提升也起到了一定作用。這也將影響到未來的煤炭利用情況。
在中國煤炭行業要如何發展的問題上,《報告》認為,一個有競爭力、有經濟效益且安全的煤炭開采行業對中國經濟至關重要。保證煤炭行業經濟效益和采煤安全性是近期中國的政策重點,而為了避免煤炭行業拖累中國經濟發展,提高該行業競爭力則是另一項中期目標。
《報告》同時認為,削減煤炭成本極具挑戰性,關?;蚝喜⑿实拖碌拿旱V、緩解煤炭運輸瓶頸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但會被資源條件惡化、勞動力成本上升和不斷增加的運輸距離所抵消。同時,產能過剩問題也亟待解決,而煤礦關停和失業等社會問題對地方造成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王金照表示,未來我國煤炭行業發展仍要避免兩個傾向,一是煤企還想規模擴張的想法,否則將使僅剩的煤炭市場空間更??;二是不再關注煤炭的悲觀想法,因為當前煤炭在我國能源供應中還占據很重要地位,如果因忽視煤炭而導致供應短缺,將對經濟產生嚴重負面影響。
據《中國能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