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場消息稱,2月15日之后我國將恢復實行之前嚴格的進口煤政策。知情人士稱,國家能源局日前已經與主要電力企業進行了會談,內容包括評估取消對進口煤炭限制性措施的影響,討論電廠使用進口煤炭和電煤供應等問題。
進口煤通關時間延長
據了解,從2017年5月開始,國家二類口岸(省級人民政府批準開放并管理的口岸)進口煤的通關時間由一周延長至三周到四周。從2017年7月1日起,國家二類口岸禁止進口煤炭船舶靠泊卸貨。
限制措施出臺后,我國進口煤數量明顯減少。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7月至11月,我國煤炭進口量為1.15億噸,比2016年同期減少565萬噸,其中11月進口煤炭2205萬噸,同比下降18%。
不過,2016年12月中旬,國家發改委口頭通知相關政府部門,暫時取消進口煤限制措施。業內人士分析,此舉旨在保障需求旺季煤炭供應。
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累計進口煤炭2.7億噸,同比增長6.1%,進口量實現自2015年以來的三連漲。2017年煤炭進口量雖然增速較為明顯,但受政策影響較大,其中加強對微量元素檢測以及禁止二類口岸經營煤炭進口業務等政策,延長了進口煤的通關時間,同時增加了不少下游用戶的運輸成本,這都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導致貿易商心態發生轉變,進而使得個別月份受觀望情緒較重影響,進口量萎縮明顯。年底政策雖有松動,但市場反應一般。
進口煤難以大幅度增長
進口煤限制政策是否取消對國內煤炭貿易影響并不大,進口煤總量不會因為政策放開而增加太多。2017年12月底,紐卡斯爾港動力煤價格、南非理查德灣港動力煤價格與國內煤價基本持平,并不具備優勢。2017年下半年我國進口煤增速明顯下滑,一方面是政策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進口煤價格上漲,目前進口煤已經失去價格優勢,即便進口煤政策利好,進口量也難出現大漲。
從全年市場基本面來看,在需求端,2017年整體下游需求維持在較高水平,預計今年需求的增速很難達到2017年水平。在供應端,今年國內煤炭整體產量同比會有一定的增加,但是增量主要集中在動力煤領域,煉焦煤基本沒有新增產能。雖然近期暫時取消了進口煤限制措施,但依然存在政策的不確定性。所以,今年在動力煤進口市場方面,基本面及政策面均偏空,進口煤持續放量增加的可能性不大,對于煉焦煤市場來說,情況或許會樂觀一些。
國內煤炭資源賦存條件決定了我國低硫主焦煤產量有限,而主要進口的就是澳大利亞和蒙古國的低硫煤炭,所以國內資源在替代性上有限,2019年進口煉焦煤市場將相對看好。今年煤炭進口總量應該和2017年持平甚至會出現窄幅的回落,繼續放量的可能性不大,劣質資源進入我國將更加困難。據中國煤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