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退休人員為什么要實行社會化管理?
答: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是指退休人員辦理退休手續后,其管理服務工作與原企業分離,養老金實行社會化發放,人員移交街道和社區實行屬地管理,由社區服務組織提供相應的管理服務。
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是黨中央、國務院在社會保障方面提出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建設服務型政府、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的重要措施,對于保障企業退休人員晚年生活的安定,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維護社會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企業退休人員長期以來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們的晚年生活應當通過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
二、實行社會化管理后,退休人員的服務質量和權益能否得到保障?
答:退休人員管理服務移交地方實行社會化管理后,所享受的服務質量不下降,合法權益不受損,努力實現企業退休人員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使他們共享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果。
三、如何確定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移交地?
答:《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省屬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意見》(豫政辦〔2017〕44號)文件規定:“原則上按企業退休人員的戶口所在地或常年居住地進行移交,由戶口所在地或常年居住地政府分解到相關街道(鄉鎮)和社區開展管理服務。戶口所在地與常年居住地不一致的,盡量將戶籍遷入居住地。省外戶籍的退休人員移交到企業所在地街道(鄉鎮)和社區?!?/FONT>
四、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1.街道(鄉鎮)和社區要建立企業退休人員信息庫,建立基礎信息臺賬,通過發放聯系卡和建立QQ群、微信群等,適時掌握退休人員基礎信息變化情況并及時更新,實施動態服務管理。
2.街道(鄉鎮)和社區要向企業退休人員公示街道(鄉鎮)、社區服務人員的聯系電話和提供的公共服務、便民利民服務、志愿者服務等管理服務項目,方便企業退休人員聯系、溝通,及時得到相關服務。
3.街道(鄉鎮)和社區要配合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做好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和退休人員重癥慢性病申報等工作。
4.街道(鄉鎮)和社區要積極培育社會組織,引入社會工作者和志愿者隊伍,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做好對特困、高齡、鰥寡、重病、殘疾的企業退休人員走訪慰問、幫困扶?;顒?。
5.街道(鄉鎮)和社區應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積極創造條件,協助相關職能部門,組織開展黨建、文體娛樂、政策宣傳、老年大學、社會公益等活動。
6.街道(鄉鎮)和社區衛生服務站,要做好企業退休人員健康檔案建立、健康體檢、慢性病防治和大病人員的跟蹤隨訪,協助辦理異地就醫手續等醫療、護理和康復服務,并組織和引導社會力量為企業退休人員提供醫療護理等服務。
7.企業退休人員死亡的,街道(鄉鎮)和社區要協助其家屬及時向原企業和社保經辦機構報告,并協助申請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
8.街道(鄉鎮)和社區要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積極推進老年供餐、社區日間照料、老年活動中心等養老服務項目實施,切實保障企業退休人員養老服務需求。
9.街道(鄉鎮)和社區要協助相關職能部門做好對特殊生活困難的企業退休人員的社會救助工作,及時幫助符合條件的企業退休人員家庭申請最低生活保障等。
五、已經辦理退休手續的工傷人員,退休后工傷保險待遇如何申報?
答:《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省屬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意見》(豫政辦〔2017〕44號)文件規定:“對已經辦理退休手續的工傷人員,其在退休后工傷保險待遇仍由原企業向參保地工傷保險經辦機構申報,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標準予以支付。企業退休人員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的,原企業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FONT>
六、企業退休人員移交工作流程是什么?
1.省屬企業移交退休人員時,應整理退休人員基本信息,填寫《企業退休人員移交社區管理花名冊》(以下簡稱《花名冊》)、《企業退休人員移交地情況調查表》(以下簡稱《移交地調查表》)和《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基本信息表》(以下簡稱《基本信息表》)。與接收地縣(市、區)人民政府簽訂具體移交協議,明確各方責任義務。
2.省屬企業向退休人員待遇領取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交《花名冊》、《移交地調查表》,由其對移交人員的基本信息進行確認,并留存《花名冊》,以便開展領取待遇資格認證等相關工作。省屬企業憑移交協議向接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花名冊》和《移交地調查表》,提交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申請??h(市、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企業核對移交企業退休人員人數和名單后簽字蓋章確認、備案,同時將《花名冊》傳遞到企業退休人員選定的戶口所在地或常年居住地街道(鄉鎮)和社區。
3.省屬企業組織退休人員到移交地街道(鄉鎮)和社區報到,將《基本信息表》、縣(市、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確認后的《花名冊》和《移交地調查表》一并交街道(鄉鎮)和社區,街道(鄉鎮)和社區接收退休人員后,按照社會化管理服務有關要求,核實并完善人員信息,建立臺賬,制作發放社會化管理服務聯系卡。街道(鄉鎮)和社區在辦理完企業退休人員所有接收手續后,經街道(鄉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機構向縣(市、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報告接收企業退休人員情況。
4.整體移交后新退休的人員,由企業協助按照有關規定及程序辦理相關手續。
七、集團公司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為什么要移交到屬地管理?
答: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都屬于社會保險,是政府的社會職能的一部分;在過去由于各種原因由企業暫時代替政府承擔了這部分社會職能,解決了企業職工參保就醫等問題,但是也給企業帶來了沉重負擔,影響了企業的發展。為加快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促進國有企業輕裝上陣,集中資源做強主業,《國務院關于印發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16〕19號)、《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剝離省屬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工作的實施意見》(豫政〔2016〕46號)相繼提出了要加快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工作;2017年3月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將省屬國有企業自行管理的社會保險實行屬地化管理的意見》(豫政辦〔2017〕37號)明確要求省屬國有企業在6月底前總體完成將自行管理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移交屬地管理工作。
八、如何實現移交后職工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待遇平穩過渡?
答:《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將省屬國有企業自行管理的社會保險實行屬地化管理的意見》(豫政辦〔2017〕37號)規定:“企業參加地方醫療、生育保險后,參保人員按規定享受所在省轄市、省直管縣(市)同類參保人員的待遇;企業職工和退休人員原醫療、生育保險待遇高于所在省轄市、省直管縣(市)同類參保人員的,移交后可采取逐步過渡的辦法,通過補充醫療保險等方式由企業支付解決,實現待遇平穩過渡?!?/FONT>
九、移交后職工在企業醫療、生育保險的參保繳費年限屬地是否認可?能否連續計算?
答:《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將省屬國有企業自行管理的社會保險實行屬地化管理的意見》(豫政辦〔2017〕37號)規定:“企業原自行管理醫療、生育保險期間的職工的繳費年限連續計算;實行自行管理前職工符合國家和省規定的連續工齡視同繳費年限?!?/FONT>
十、職工個人賬戶余額如何轉移?
答:《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將省屬國有企業自行管理的社會保險實行屬地化管理的意見》(豫政辦〔2017〕37號)規定:“個人賬戶基金由企業嚴格按照政策規定做實后隨同劃轉到屬地社保經辦機構?!?/FONT>